名称 | 赵同安出席河北省着力推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新闻发布会 | ||
发布机构 | 宣传中心 | 索引号 | 000218173/2023-00086 |
主题分类 | 领导活动 | 文号 | |
发布日期 | 主题词 |
2月21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着力推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有关工作情况。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赵同安致发布词。
赵同安在发布词中说,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交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率先突破的三个重点领域之一。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解难点、疏堵点、去痛点,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持续向纵深拓展。目前,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京津雄核心区半小时通达,京津冀主要城市1-1.5小时交通圈加速形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与保障。
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持续完善
坚持高点定位。紧扣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突出雄安新区枢纽作用,编制《河北雄安新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等5个交通专项规划,布局“四纵两横”高速铁路网、“四纵三横”高速公路网、网格化普通干线公路网和“一干多支”水上交通体系。坚持综合立体发展。京雄城际铁路通车,雄安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R1线)建设加快推进,雄商、雄忻高铁开工,“四纵两横”高速铁路网络正在逐渐成形。新建高速公路454公里,津石高速和京雄、荣乌新线、京德高速一期通车,“四纵三横”高速公路网全面打通;容易、安大两条普通干线建材通道投用。坚持高质量建设。创造雄安标准,编制《雄安新区公路工程标准体系》,67项雄安标准全部高于目前国家标准。开展长寿命路面材料、设计与施工成套技术研究,大幅提高路面使用寿命。坚持创新引领。攻克超距雷达等关键性技术,京雄高速智慧照明系统安装投用;开设自动驾驶专用车道,荣乌新线高速建设智慧化货运通道;京德高速交通事故风险辨识系统完成实地测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制订的4大类35项具体任务,已完成20项。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在雄安新区完成选址。
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不断优化
“轨道上的京津冀”加快建设。全省通车里程达到8243公里,位居全国第2位,实现市市通高铁,省会到北京1小时通达,省会与廊坊、承德高铁直达。互联互通的公路网络全面构筑。全省公路里程达到20.9万公里;高速公路达到8326公里,位居全国第5位,实现县县通高速;打通拓宽京津“对接路”42条段、2540公里,连通干线公路达到47条、74个接口。功能互补的津冀环渤海港口群基本建成。全省沿海港口生产性泊位246个,设计通过能力11.6亿吨,吞吐量达到12.8亿吨,分居全国3、4位,大宗物资运输主枢纽港地位不断巩固;津冀港口集装箱合作航线达到7条,占全省港口集装箱总航线的十分之一,干支联动的集装箱运输网络加速完善。坚持向海发展、向海图强。相继组建河北港口集团、渤海远洋公司,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打造功能完备的基础设施,构建活力外向的海运网络,构筑陆海联动的发展格局。一枢多支多点机场布局体系基本成型。邢台机场竣工验收,全省运输机场、通用机场分别达到7个、19个。河北机场集团以委托管理形式加入首都机场集团,京津冀机场群主要机场实现一体运营、错位发展,不断加强安全、运行、服务等标准对接,推动运行协同化、管理一体化。石家庄机场空铁联运旅客占比保持在10%左右,对京津冀及周边区域辐射能力不断增强。
运输服务一体化水平大幅提升
冬奥交通任务圆满完成。赛时巴士线路和保障车辆运行有力有序,有力保障157万余人次绿色高效、安全便捷出行,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省交通运输厅“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建立省部、省际和京津冀区域保通保畅协同机制。聚焦信息联动,实时推送我省核发通行证的进京运输车辆信息,实现互通互认;聚焦政策协同,5次优化查验流程;聚焦纾困解难,“一事一协调”解决各类不通不畅问题3376个;聚焦重点领域,持续保障能源、粮食、民生等重点物资安全高效运输。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实现全省覆盖。并与京津等全国357个城市公共交通乘车刷卡互通。环京定制快巴运营。为通勤人员提供定制客运服务,目前开通廊坊燕郊、大厂、香河至北京国贸主线路3条、支线10条,惠及8.9万人。京廊、京保、京涿通勤高铁相继开通。沿线人民群众出行更加便利。推进集装箱铁水联运拓展。2022年,开通多式联运线路30条,建成内陆港71个,多式联运集装箱运量达到76.4万标箱。
交通协同治理取得新成效
完善协同发展机制。建立河北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联席会议机制,优化京津冀三省市区域交通一体化领导小组工作规程,毗邻区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成立联合工作专班,形成跨区域、宽领域、多层次的“5+1”协同发展工作机制。强化沟通协调。与京津主动对接,有力推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部署加速落地,召开三省市交通运输部门对接会议70余次,签署接线协议23份,制订区域协同标准10项,三地交叉备案规范性文件98件。深化交通数据共享。建立交通信息资源共享模式,打通数据传输链路,拓展数据共享范围,实现“两客一危”、路网运行等4大类10项信息共享。开展全方位对接合作。组织联合治超、应急演练、劳动竞赛、养护作业、除雪保畅和保通保畅等专项行动80余次;京津冀三地联合发起倡议,组建起45家单位为成员的京津冀陆海空港联盟。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河北“三区一基地”功能定位,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按照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有关规划和方案,推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向纵深拓展。
一是加快交通强省建设。聚焦建设交通强省,着力构建立体互联的基础设施体系、高效顺畅的流通服务体系、泛在先进的智慧交通体系、绿色低碳的发展转型体系和安全可靠的平安交通体系,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河北交通展现新图景。
二是强化区域路网联通。完善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推进雄安新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雄商高铁、雄忻高铁,开工建设京雄高速二期工程,推动省道S327、S603、S524等项目建设,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交通强国试点建设。构筑更加便捷的环京津1小时交通圈,推进津兴铁路、北京地铁平谷线河北段等项目建设,加快廊坊北三县与通州区跨界骨干道路项目建设。持续织密公路互联互通网络,建成密涿高速三河与平谷交界段、张涿高速西太路互通,加快首都环线高速承平段、张涿高速与北京国道G109新线高速连通工程,加快推进唐廊高速廊坊段、京沪密涿联络线等项目前期工作。
三是强化枢纽集群联动。推动石家庄市与天津市联合实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构建“四港引领、多极联动”的多式联运综合性货运枢纽体系。强化与天津港集装箱运输干支联动,构建功能完善、分工合理、错位发展、高效协同的津冀世界级港口群。优化区域协同航空运输网络,深化京津冀机场群一体管理。
四是提升运输服务一体化水平。强化运输服务联合,构建环京地区定制快巴通勤服务网络,打造北三县跨区域通勤客运先行先试样板。持续推动道路运输电子证照推广应用,促进跨区域互信互认。加强与北京市交通委、省公安厅、省协同办沟通对接,配合做好进京检查站优化工作。
五是强化行业协同治理。全面落实协同发展机制,与京津保持密切沟通,高效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持续开展规章规范性文件交叉备案。研究在省际客运、超限超载等领域开展信用治理。深化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等领域协同合作。
2月16日,天津市党政代表团到我省考察。2月20日,我省党政代表团到北京市学习考察,三地共同研究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取得新成效。我省交通运输系统迅速行动,与京津交通委沟通对接,紧扣交通网络联通走深走实、加快加密,组织力量,研究举措,谋划开展“五个提升行动”,着力提升京津冀交通通达水平。
在发布会上,省交通运输厅协同发展处处长曹庆伟、省交通运输厅港航处处长陈洪源、省交通运输厅综合规划处处长吕慧哲分别回答了记者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张婉莹:请介绍一下京津冀三地交通部门建立的协同机制、取得的工作成果,以及目前正在推进的重点建设项目。
省交通运输厅协同发展处处长 曹庆伟
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正在运行的是“5+1”工作机制:“5”指五个层面对接机制,即国家层面的交通运输部京津冀暨雄安新区交通建设协同工作机制、三省市交通运输部门层面的区域交通一体化联席会议机制、省直部门层面的交通一体化联席会议机制、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层面的交通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机制、京津冀毗邻区域市县层面交通一体化工作机制;“1”指一套日常对接机制,即常态化专题会议、应急联动、联合执法、信息共享、规范性文件交叉备案等日常协同工作机制。
九年来,京津冀三地召开各类协调对接会议70余次,聚焦解决交通一体化难点问题,分别与京津签署北三县与通州区4条跨界骨干道路接线协议,以及唐廊高速廊坊段、京沪密涿联络线接线协议,三地签署的接线协议达到23份。厂通路跨潮白河大桥京冀双方采用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建设、一体化管理模式。京冀双方合力推动义和庄进京检查站投用,有力保障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北线高速、京雄高速实现京冀段全线贯通。
目前,正在与京津共同推进6个交通一体化重点项目的相关工作,分别是:
1.首都地区环线高速承平段:路线全长59.3公里,采用PPP模式由承德市作业主建设,2020年12月开工建设,计划2024年建成通车。该项目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区域内的主要通道,对缓解首都交通压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2.首都地区环线高速三河平谷段:即密涿高速公路廊坊至北三县段二期工程,路线全长5.884公里,由河北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负责建设,2021年底开工,计划今年年底建成通车。该项目是北京大外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冀中南至冀东地区的便捷连接提供高效通道,能够有效缓解北京市城市交通压力,改善环境质量。
3.张涿高速西太路互通:位于涞水县西北部既有西太路与张涿高速交叉处,与北京市西太路相接,互通区张涿高速公路改造全长约0.4公里,互通匝道长约1.2公里,由河北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张涿分公司负责建设。2021年底开工建设,今年建成。项目建成后将对完善区域路网、缓解北京十渡镇及景区沿线交通压力具有重要作用。
4.张涿高速与北京市国道G109新线高速连通工程:主线长2.554公里,以隧道形式接北京国道G109新线高速,2022年开工建设,计划2024年建成。该项目的实施将实现我省太行山高速与北京市国道G109新线高速的连通,对缓解北京西部交通压力、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京雄高速二期:项目起自保定市涿州义和庄乡,与京雄高速义和庄枢纽互通相接,向西经东坡镇,止于京港澳高速公路。路线全长约13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为120公里,今年开工建设,计划2025年完工。该项目的实施对完善区域公路网结构布局、增强大兴国际机场集疏运通道的交通供给能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进程、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唐滨高速:项目位于长深高速与海滨高速之间,路线全长约42公里,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120公里,计划2024年开工,2026年建成通车。该项目是河北东北部至滨海新区第三条通道,对缓解长深高速、海滨高速交通压力,提升津冀港口集疏运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新闻社记者李晓伟: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中,港口建设是重点。请问我省在推动津冀港口协同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未来的工作谋划怎样?
省交通运输厅港航处处长 陈洪源
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港口发展,省委十届二次全会提出向海发展、向海图强,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增强港口辐射带动能力。这些都为我们建设港口、发展港口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规划了路径。
2022年,我省沿海港口各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港口建设方面,全省港口新增生产性泊位4个,达到246个;新增通过能力2440万吨,通过能力达到11.6亿吨,居全国沿海省市第3位;完成投资58.2亿元,为“十四五”以来新高。港口生产方面,2022年全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2.8亿吨,居全国沿海省市第4位;特别是唐山港吞吐量达到7.7亿吨,稳居全国乃至全球第2位。港口资源整合方面,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指导下,港口资源整合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我省相继重组、设立河北港口集团、渤海远洋公司两家省级港航企业。集装箱发展方面,全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98万标箱,创历史新高;累计开辟内外贸航线70条、内陆“无水港”71个。我省沿海港口获多项荣誉和试点。黄骅港引航站获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示范窗口称号;国能神华黄骅港务公司获评“中华环境优秀奖”,为行业唯一获奖企业;唐山港京唐港区煤炭堆场建成全国最大单体气膜仓;黄骅港智能装船项目入选交通运输部第一批自动驾驶和智能航运先导应用试点。
我省沿海港口积极推进津冀港口协同发展,共同打造津冀港口间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合力发展的新格局。从货物吞吐量看,河北港口占70%,天津港占比30%;但是从集装箱吞吐量看,河北港口占19%,天津港占比81%。这充分说明,天津港北方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枢纽港地位不断强化,我省能源港、矿石港的地位不断提升。我省谋划建设环渤海现代化港口群,助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河北港口展现美好图景。利用5年时间,基本建成联通全国、联接全球、联动陆海的现代化港口群。到2027年,环渤海现代化港口群基本形成,港口年设计通过能力达到14亿吨、800万标箱,集装箱航线覆盖全国沿海主要港口,直达日韩及东南亚,无水港基本覆盖内陆腹地。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届二次、三次全会要求,全力打造联通全国、联接全球、联动陆海的现代化港口群,与天津共同推动港口协同发展走深走实,构建现代化的津冀港口群。
一是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加力。2023年全省沿海港口计划完成投资63亿元,推动唐山港曹妃甸港区新天LNG项目配套码头、黄骅港煤炭港区3#4#泊位等项目尽快验收投用,新增通过能力2700万吨。
二是推动集装箱运输跨越式发展。推动河北港口集团加强与天津港等国际大港合作,强化集装箱运输干支联动;加密至国内沿海主要港口航线,实现直航航线覆盖日韩主要港口;开通至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航线。
三是推动津冀打造世界一流港口。支持天津推进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提升航运中心功能。我省港口巩固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运输地位,强化与天津港集装箱运输干支联动。依托双方在集装箱、煤炭、矿石等货种优势,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枢纽港、干线港。
河北广播电视台记者范晓芳:请详细介绍下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有关规划及它们的实施情况?
省交通运输厅综合规划处处长 吕慧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骨骼系统”“要把交通一体化作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通盘考虑、统筹谋划、共同推进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格局优化,科学规划并建设现代化、智能化的交通网络体系,加快构建三地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保障条件”。为此,国家、省、市相继出台系列交通发展规划,主要形成“1+4”规划体系,全面指导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相关工作高质量落地落实。其中,“1”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于2015年11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实施,并于2019年12月修订,是统筹指导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的顶层设计。“4”为4个协同发展重点区域的专项交通规划,包括:一是《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区域综合交通规划》,于2018年5月由省第24届冬奥会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实施;二是《河北雄安新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于2019年12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河北省政府联合印发实施;三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片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于2020年4月由廊坊市政府印发实施;四是《廊坊北三县地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于2020年9月由廊坊市政府印发实施。同时,在全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干线公路网规划、“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等各项规划中,均以专章、专栏等形式进一步细化明确了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具体任务和落实举措。
依据京津冀交通一体化“1+4”规划,到2035年,京津冀形成国际领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提供有力支撑;雄安新区形成公铁水多方式融合、便捷高效的对外综合交通网络;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区域携手建成畅达、高效、便捷、绿色、智能的综合交通体系;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形成区域畅达、网络开放、联通高效、方式绿色、运行智慧的综合交通体系。2025年前,雄安新区重点构建“四纵三横”高速公路网和网格化普通干线公路网,支撑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廊坊北三县重点推进与北京城市副中心高快速路系统建设,服务跨界通勤需求;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重点建设与京津雄多联系通道,打造区域人流物流枢纽集散地。
目前,京津冀交通一体化“1+4”规划顺利实施,已实现率先突破并向广度深度拓展。雄安新区对外骨干路网津石高速和京雄高速、荣乌高速新线、京德高速一期等高速公路及容易、安大两条建材通道于2021年投运,千秋之城“四纵三横”交通大动脉全面打通,京雄高速二期、省道S603新区至高阳段等一批项目还将接续开工建设,京津雄核心区实现半小时通达。
廊坊北三县与通州区骨干道路加快成网,京唐城际铁路通车,京秦高速京冀、冀津接线段贯通,燕郊北外环连通北京徐尹路,北运河京冀段同步旅游通航,首都地区环线高速三河平谷交界路段和安石路、厂通路等对接路加快建设,北京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河北段全面开工。
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交通建设稳步推进,京德高速河北段、新机场北线高速、国道G105京冀接线段建成通车,省道S320(礼贤连接线)加快建设,国道G105石河营至九州连接线段年内开工建设,片区路网将更加便捷通畅。(张海洋/文 樊连贵/摄)
编辑/王冉冉 审核/刘练 张贺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