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运输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生活,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三个融合”,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道路运输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群众出行“好上加好”、货物运输“畅上加畅”。
一、聚焦持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努力推动机关党建与运输业务融合
推动机关党建与运输业务融合,一是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引,用高质量发展新成效持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在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髓要义、实践要求的基础上,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党建政治引领和保障作用,把调查研究贯穿主题教育始终,紧盯道路运输行业客、货运输领域重点,对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考试衔接工作、出租汽车行业发展、道路货运运输量波动、道路运输行业“两新”党建情况深入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制约道路运输行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难题,推动党建与创新服务发展有效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二是强化整改实效,持续提供人民满意的道路运输服务。围绕主题教育检视问题,严格落实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党委成员“一岗双责”,逐条制定整改措施,建立工作台账,明确责任领导、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组织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采取有力措施,狠抓整改落实。在立足当下“改”的同时,积极着眼长远“谋”,探索建立道路货运企业发展补贴政策,加强指导各市加快网约车许可步伐等。三是深化为民办实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办好民生实事作为建设人民满意的道路运输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深入开展客运服务提质扩面、危货运输协同管理、场站建设加速增效、电子证照深化互认四个专项行动,促进道路运输服务进一步安全、便捷、高效、顺畅。
二、聚焦品牌创建,努力推动行业发展与民生实事融合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打造和创建高质量的党建品牌,可以彰显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和组织力,对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和组织形象、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推动行业发展与民生实事融合,一是强化党建品牌建设。持续打造“争做开路先锋”党建品牌体系,精心创建“党旗红·惠民生”党建品牌。围绕党建品牌建设,牢牢把握运输服务正确政治方向,深化拓展“双先工程”时代内涵和实践抓手,以抓党建、促业务、提服务为目标,把各党支部打造成引领凝聚群众的“磁铁”和服务保障发展的“堡垒”,做到党建、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实现“党建+业务”相融互促。二是以“品牌”带“品牌”。创建“保畅通促振兴”“心连心向基层”“谋发展人享行”三个党建子品牌,从加强物流园区“司机之家”建设、推广新能源车辆、深化汽车排放检测与维护制度、开展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优化网约车平台“一键叫车”服务、轨道交通为老年人开通“爱心预约”服务等方面,推动全省道路货物运输及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等道路运输相关业务高质量发展。推动所有建制村全部通客车,六成建制村通公交,群众出行基本实现抬脚上客车。三是精心实施“一支一项”。以支部建设推动业务工作为方向,坚持把“一支一项”作为高质量党建助推道路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重要抓手,从“鼓励网络货运高质量发展”“公共汽电车旅客周转量统计可行性研究”“推进城市公共汽电车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深入调查研究,撰写典型案例,推动网络货运企业经营行为有效规范,为领导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持续提升城市客运服务水平,开通微循环公交等线路760余条,公交客运量同比增长30.4%,轨道交通客运量同比翻一番,为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三、聚焦行业党建,努力推动传统领域与新业态融合
牢固树立管行业必须管党建的意识,加快推动“两类群体”行业党建工作。推动传统领域与新业态融合,一是充分认识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的重大意义。从从业人数来看,全省货车司机约124.3万人,合规网约车司机约9.2万人,且该人数一直在增加之中。从职业特点来看,“两类群体”流动性强,与平台企业的合作关系比较松散,又大多不在传统的组织覆盖范围。这就需要从根本上加强管党建的政治责任,充分发挥靠得近、联系紧的优势,把“两类群体”组织起来,凝聚在党的周围,引导他们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二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道路货运高质量发展。货车司机群体是推动道路运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保障货运建设与货车司机群体党建工作同推共进,通过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强化货运企业党建工作成效等方式,培育一批高质量发展试点企业,有效促进行业集约化发展。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推动骨干企业创建国家级农村物流服务品牌、省级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带动全省乡镇物流节点覆盖率达到100%,近5万个建制村全部开通货运物流、邮政、快递等服务。进一步解放思想,求新求变推动全省道路货运高质量发展,组织全省70余家网络货运企业,整合社会零散运力十余万辆、驾驶员近11万人。三是探索网约车党组织建设,推进网约车合规化进程。网约车作为个性化出行方式,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青睐,并逐渐成为城市交通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探索网约车党组织建设的基础上,广泛开展调研,实地进行督导,推动设立网约车平台企业116家,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9万余本,许可网约车2万辆,新业态平台企业全部向社会公开抽成比例,网约车从业人员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王广臣)
审核专家:段兴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