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保定市区约20公里的满城县城西南1.5公里处的陵山,和太行山脉无数大大小小的山峰一样,千百年来默默无闻。生活在山脚下守陵村的人们,世世代代流传着一个传说,说祖辈们在为一个王子守陵,但王子是谁,陵墓在哪儿,却没一个人能说清。直到1968年5月,解放军某部在陵山施工时,偶然发现一个幽深的大洞,洞中散落着一些铜器、铁器和陶器。经考古发现,这竟是千年前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王妃窦绾墓。自此,陵山因刘胜墓和窦绾墓而名声大噪,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朱雀衔环杯、蟠龙纹铜壶作为镇馆之宝,仍保存于河北省博物院中。
陵山是国家4A级风景区。登陵山,必先经陵山前的陵山广场和长信公园。长信公园与陵山浑然一体,从公园到陵山,杨柳吐绿,桃杏芬芳,苍松翠柏,满眼生机。作为陵山汉墓的标志物,仿长信宫灯雕像赫然矗立公园进门处。
穿过长信公园就到了陵山山脚下。
近年来,陵山景区几经建设,登山道路再不是早年狭窄逼仄、阶梯石阶破碎的窘境。现在登陵山有两种方式,一为左右步行道,二为缆车。陵山并不高,主峰海拔只有235米。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步行上这样一座低矮的小山峰,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遍览沿途景色,呼吸自然氧吧,何乐而不为?
由于许多年没再来过陵山,我们沿崭新的柏油路五行大道走到山脚下后,竟然找不到登山入口。幸而在古香古色的警世宫道观前遇见了一对来度假的年轻夫妇,男青年手指着西北角说:“拐过前边的转角,右转就是北步行道起点。”于是道谢、别过青年夫妇,继续前行。
果然,到前方的靖园向西北一拐,就见到了北山台阶的起点处。起点处是一座小石桥,石栏护板,巧工细刻,古风俨然。桥下小溪潺潺,水声微响,旁边刻碑纪实,银钩笔画,笔力虬劲。
陵山起始有13节台阶,望上去在山中曲折蜿蜒,忽隐忽现。条石砌就的台阶宽可容两人并行,颜色较新,未见磨损,显然是新修不久。拾级而上,护道树似哨兵沿台阶排列,枝叶交接,挺拔而立,阳光透过树冠洒到石阶上,光影斑驳。从树木缝隙望去,山坡上苍松翠柏,青翠欲滴。山道越高,台阶越陡峭。终于爬到第一个平台,微微放缓呼吸,抬眼即是一座观景亭。亭处山凹之中,亭外两侧夹山,放眼望去,前方视野开阔。亭下田野广阔,绿毯一般的麦苗在风中吹起一波一波浪涛,从山脚向远方延展出去,间或被村落、被道路点缀,一望无际。于亭中小憩,山风习习,清爽惬意。
休憩片刻,继续沿石阶而上。虽然越往上,爬山越吃力,但眼界也越来越宽,正应了登高望远之说。山风越来越大,呼啸着蹿下山坡,穿过树林,撞到游人身上,把登山带来的热汗撞得踪影全无。只有灵巧的飞鸟在树林间穿梭飞行,或展翅高飞,或掠过石阶,或停留在枝头啁啾鸣唱。第二个平台,则以峰为靠,以天为幕,以地为席。山风势缓,温度稍升。许多游人或坐或站,在此休息。坐在椅子上看向山壁,青草从岩石缝隙中长出,秀色依依,间有野生小花在草丛中探头探脑,伸出艳丽的花朵。远眺碧空如洗,一朵朵柔绵的白云迎着风势奔来跑去。闭上眼睛,脑海中似已清除一切杂音,只觉得风抚脸颊,心灵空明,万物可悦。
继续前行,是一段几十米的平缓路段。平路的尽头,又是一级级需要攀登的石阶,之后转过一个弯,是一条南北向的长长的甬道,有碑记日:196米,古汉墓。
顺着这条甬道,就到了著名的中山靖王刘胜墓、靖王妃窦绾墓。刘胜墓、窦绾墓是我国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宏大、结构最复杂、保存最完整的崖墓。两墓相隔不过百米,南北并列。刘胜墓墓洞全长51.7米,最宽处37.5米,最高处6.8米。全墓由墓道、车马房(南耳室)、库房(北耳室)、前堂(中室)和后室等六部分组成。前堂是一个修在岩洞里的瓦顶木结构建筑,宽宏富丽,象征墓主人生前宴饮作乐的大厅。后室又分石门、门道、主室和侧室。主室象征内寝,内置汉白玉石铺成的棺床,上置棺椁。主室南侧的小侧室象征盥洗室,墓内有完整的排水系统。整个墓道先用石块填满,后在墓道外口砌两道土坯墙,其间浇灌铁水加以严封。窦绾墓规制与刘胜墓类似。两墓出土出土各类文物1万多种。其中仅金银器、玉石器、铜器、铁器等精品便有4000多件,各类铜灯19件,至今还留有金缕玉衣、长信宫灯等文物的仿制品以供参观。
汉墓以上,海拔不到40米处就是陵山主峰。登主峰不需过石阶,沿一道长长的斜坡直接走上去即可。峰顶是一座始建于东汉的千年古庙——普度寺。寺前香炉香灰盈满,可见香火之鼎盛。进入佛寺,天王殿、大雄宝殿、拾方菩萨殿次第而座,地藏殿,毗庐殿、观音殿、祖师殿、伽蓝殿、财宝天王殿分列两厢,后山上一座九级千佛铁塔直冲云汉。
站在峰顶,陵山235个台阶已然踏在足下。东望处,保定市区林立的高楼肉眼可见,再远则是广袤的华北大平原,沃野千里,物产丰饶。听说,陵山汉墓出土的文物已经在世界上80多个国家或地区巡回展览,声名远播。这样看来,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陵山景区的每一天都是一个游人如织的新春天。(作者系保津高速办公室职工)
责任编辑:王冉冉 审核:邢莫冉
保津高速魏立涛发表散文《风来陵山满眼春》
发布日期:2023-05-17 访问量:字体 : [ 大 ] [ 中 ] [ 小 ]
距离保定市区约20公里的满城县城西南1.5公里处的陵山,和太行山脉无数大大小小的山峰一样,千百年来默默无闻。生活在山脚下守陵村的人们,世世代代流传着一个传说,说祖辈们在为一个王子守陵,但王子是谁,陵墓在哪儿,却没一个人能说清。直到1968年5月,解放军某部在陵山施工时,偶然发现一个幽深的大洞,洞中散落着一些铜器、铁器和陶器。经考古发现,这竟是千年前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王妃窦绾墓。自此,陵山因刘胜墓和窦绾墓而名声大噪,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朱雀衔环杯、蟠龙纹铜壶作为镇馆之宝,仍保存于河北省博物院中。
陵山是国家4A级风景区。登陵山,必先经陵山前的陵山广场和长信公园。长信公园与陵山浑然一体,从公园到陵山,杨柳吐绿,桃杏芬芳,苍松翠柏,满眼生机。作为陵山汉墓的标志物,仿长信宫灯雕像赫然矗立公园进门处。
穿过长信公园就到了陵山山脚下。
近年来,陵山景区几经建设,登山道路再不是早年狭窄逼仄、阶梯石阶破碎的窘境。现在登陵山有两种方式,一为左右步行道,二为缆车。陵山并不高,主峰海拔只有235米。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步行上这样一座低矮的小山峰,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遍览沿途景色,呼吸自然氧吧,何乐而不为?
由于许多年没再来过陵山,我们沿崭新的柏油路五行大道走到山脚下后,竟然找不到登山入口。幸而在古香古色的警世宫道观前遇见了一对来度假的年轻夫妇,男青年手指着西北角说:“拐过前边的转角,右转就是北步行道起点。”于是道谢、别过青年夫妇,继续前行。
果然,到前方的靖园向西北一拐,就见到了北山台阶的起点处。起点处是一座小石桥,石栏护板,巧工细刻,古风俨然。桥下小溪潺潺,水声微响,旁边刻碑纪实,银钩笔画,笔力虬劲。
陵山起始有13节台阶,望上去在山中曲折蜿蜒,忽隐忽现。条石砌就的台阶宽可容两人并行,颜色较新,未见磨损,显然是新修不久。拾级而上,护道树似哨兵沿台阶排列,枝叶交接,挺拔而立,阳光透过树冠洒到石阶上,光影斑驳。从树木缝隙望去,山坡上苍松翠柏,青翠欲滴。山道越高,台阶越陡峭。终于爬到第一个平台,微微放缓呼吸,抬眼即是一座观景亭。亭处山凹之中,亭外两侧夹山,放眼望去,前方视野开阔。亭下田野广阔,绿毯一般的麦苗在风中吹起一波一波浪涛,从山脚向远方延展出去,间或被村落、被道路点缀,一望无际。于亭中小憩,山风习习,清爽惬意。
休憩片刻,继续沿石阶而上。虽然越往上,爬山越吃力,但眼界也越来越宽,正应了登高望远之说。山风越来越大,呼啸着蹿下山坡,穿过树林,撞到游人身上,把登山带来的热汗撞得踪影全无。只有灵巧的飞鸟在树林间穿梭飞行,或展翅高飞,或掠过石阶,或停留在枝头啁啾鸣唱。第二个平台,则以峰为靠,以天为幕,以地为席。山风势缓,温度稍升。许多游人或坐或站,在此休息。坐在椅子上看向山壁,青草从岩石缝隙中长出,秀色依依,间有野生小花在草丛中探头探脑,伸出艳丽的花朵。远眺碧空如洗,一朵朵柔绵的白云迎着风势奔来跑去。闭上眼睛,脑海中似已清除一切杂音,只觉得风抚脸颊,心灵空明,万物可悦。
继续前行,是一段几十米的平缓路段。平路的尽头,又是一级级需要攀登的石阶,之后转过一个弯,是一条南北向的长长的甬道,有碑记日:196米,古汉墓。
顺着这条甬道,就到了著名的中山靖王刘胜墓、靖王妃窦绾墓。刘胜墓、窦绾墓是我国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宏大、结构最复杂、保存最完整的崖墓。两墓相隔不过百米,南北并列。刘胜墓墓洞全长51.7米,最宽处37.5米,最高处6.8米。全墓由墓道、车马房(南耳室)、库房(北耳室)、前堂(中室)和后室等六部分组成。前堂是一个修在岩洞里的瓦顶木结构建筑,宽宏富丽,象征墓主人生前宴饮作乐的大厅。后室又分石门、门道、主室和侧室。主室象征内寝,内置汉白玉石铺成的棺床,上置棺椁。主室南侧的小侧室象征盥洗室,墓内有完整的排水系统。整个墓道先用石块填满,后在墓道外口砌两道土坯墙,其间浇灌铁水加以严封。窦绾墓规制与刘胜墓类似。两墓出土出土各类文物1万多种。其中仅金银器、玉石器、铜器、铁器等精品便有4000多件,各类铜灯19件,至今还留有金缕玉衣、长信宫灯等文物的仿制品以供参观。
汉墓以上,海拔不到40米处就是陵山主峰。登主峰不需过石阶,沿一道长长的斜坡直接走上去即可。峰顶是一座始建于东汉的千年古庙——普度寺。寺前香炉香灰盈满,可见香火之鼎盛。进入佛寺,天王殿、大雄宝殿、拾方菩萨殿次第而座,地藏殿,毗庐殿、观音殿、祖师殿、伽蓝殿、财宝天王殿分列两厢,后山上一座九级千佛铁塔直冲云汉。
站在峰顶,陵山235个台阶已然踏在足下。东望处,保定市区林立的高楼肉眼可见,再远则是广袤的华北大平原,沃野千里,物产丰饶。听说,陵山汉墓出土的文物已经在世界上80多个国家或地区巡回展览,声名远播。这样看来,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陵山景区的每一天都是一个游人如织的新春天。(作者系保津高速办公室职工)
责任编辑:王冉冉 审核:邢莫冉